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场观摩的形式,总结分析今年以来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情况,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奋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全体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10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通过现场观摩,看到了大家负重拼搏、勇于突破、敢于超越的信心、干劲和气魄,同时也看到了鹤城项目建设的困难较多,各种制约因素较多。这次观摩活动,在相互比较中展示了亮点、发现了典型、学习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比出了压力、增添了动力,达到了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工作的目的。
刚才,克宽同志通报了1-9月重点项目情况,丁琼同志通报了1-9月经济运行及全区绩效考核相关情况,相关区级领导就分管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了发言,特别是良鹏、汇凯、国宇、德华几位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秀亮区长就今年以来的全区经济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几个月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们的讲话,我完全赞成。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以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科学把握和判断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看到形势积极有利的一面,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又要客观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一要充分看到前三季度稳中向好的形势。总体形势是“稳中有进,喜忧参半”。1-9月,完成区内生产总值178.69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45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亿元,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22.21亿元,增长4.5%;完成财政总收入6.8亿元,增长3.4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3万元,下降1.7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24元,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12元,增长21%。从总量看,区内生产总值在全市排名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排名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排名第1位,财政总收入总量在全市排名第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在全市排名第3位。从增速看,区内生产总值在全市排名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排名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排名第13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排名第12位,财政总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1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14位。从质量看,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70.2%,排全市第三。同时,预计区级可用财力全年将增长1.3亿元,增长26%。从效益看,工业效益总体良好,利润、利税都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利税增长7%,利润增长5%;农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的收入也都呈增长态势。
二要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欠序时进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年计划的71.5%,欠3.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计划的74.7%,欠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年计划的68.9%,欠6.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年计划的54.5%,欠20.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按市定目标完成年计划的64.34%,欠10.6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市定目标完成年计划的60.83%,欠14.29个百分点。二是项目推进不甚理想。截止9月底,今年全区102个重点项目(前期项目6个)中,开工84个,开工率87.5%,完成投资56.72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开工37个,开工率88%,完成投资33.07亿元,区级重点项目开工47个,开工率87%,完成投资23.65亿元,仅为年度计划的50%。三是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收入方面,从入库形势来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前9个月出现负增长1.75%,按年初增速预计今年缺口1亿元以上。支出方面,年初预算安排不足和下阶段新增的刚性支出将达2亿元以上,其中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制企业养老和医疗保险2130万元,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学校及园区建设等支出近亿元,偿还金融再贷款本息5200余万元。
三要坚定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信心。只有对发展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才会满腔热情去拼搏、去干事、去创业。我们的信心来源于哪里?一是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5月份,市委自银书记到鹤城调研时,对鹤城提出了“争当排头兵,建设首善区”的目标要求,为我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市委、市政府在项目建设、财税体制、城市管理等方面对鹤城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三年将投入110个亿加快怀化市中心城区改造提质步伐,鹤城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二是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与市城建投、市规划、市国土等部门的衔接汇报力度,许多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有望得到及时解决;区里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鼓励投资、金融机构支持项目建设奖励办法、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并召开了项目恳谈会、政银企座谈会,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搭建良好平台。三是重点项目实施带来的拉动效应将逐步显现。全区一大批项目正逐步完工或正在实施,特别是随着沪昆、包茂、娄怀高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完工,全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快发展的环境更加有利。四是干部群众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盼望发展、盼望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只要我们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工作、促发展上,积极顺应群众的热切期望,就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态势。
二、要以冲刺的姿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年内工作,收好官、交好账,是对各级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大考验。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两个月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务必变压力为动力,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冲击冲刺,决战决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1.项目建设要强力推进。项目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是保增长、促发展的关键。要切实按照抓开工、促在建、保投产的要求,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强抓项目工作,力求取得新的突破。一要严格落实项目责任。联系项目的区级领导要切实做到率先垂范,经常深入项目现场,认真调查研究并及时协调解决自己所负责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责任单位一定要发挥项目建设的牵头作用,积极主动、高度负责地做好项目推进工作,遇到问题不等不靠,不上推下卸。各项目指挥部要把工作任务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特别是对征地拆迁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和项目推进中的难题,要组织力量集中攻坚。二要抢抓项目建设进度。对已开工的项目,要抢抓当前黄金施工时期,对照目标倒排工期,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开足马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周完成新任务,每月完成月目标。对没有开工的项目,要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分类解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项目一线,把影响项目开工的问题一个一个地摸清楚,逐一研究出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并加快落实到位,力争早日开工。三要全力突破项目瓶颈。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土地报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三大瓶颈。要根据项目的进度要求,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协调,加快土地报批进度;要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在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招商引资、银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强化跟踪落实,努力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被拆迁户按时搬迁腾房。四要大力优化建设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抓实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查处阻工闹事、敲诈勒索以及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切实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五要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区发改部门要本着“动态储备、滚动开发”的思路,认真筛选、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投资规模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同时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向上汇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笼子,不断巩固和强化投入支撑。
2.工业经济要强势带动。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省、市都将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主旋律。我们必须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势推进。一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全力抓好阳塘科技·物流产业区的路网(一期)工程建设,力争年内三条道路竣工通车。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吸引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积极推进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吸纳和承载能力。二要抓紧实施园区扩容。积极争取将阳塘科技物流产业区跨过湘黔铁路以南石门乡犁头园片区方圆9.2平方公里区域纳入鹤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范畴,并在其中规划4平方公里作为省级工业集中区。要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紧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汇报,加快省级工业集中区申报工作。三要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对在建项目,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顺天涂塑帆布生产线异地改造、高低压成套设备数控生产线改扩建、年产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技改项目、年产5万吨啤酒生产线技改建设项目、年
编辑:申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