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同志们:

  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要为党员干部上一堂廉政党课。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今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中央和省一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明年年初,市县一级也将启动该项活动。

  下面,我就围绕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和体会,从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交流探讨。

  一、关于“为民”的问题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周人汲取殷商覆亡的历史教训,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敬天保民的思想;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仁者爱人”,孟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唐代李世民反复强调:“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等。

  虽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民的要求,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秩序。凡是民本思想落实比较到位的朝代,社会相对繁荣,往往出现盛世;反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国家就要走向灭亡。中国是这样,世界其他国家也无一例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历届政府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忽视了社会公平,严重地损害了中下层民众的利益,严重削弱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结果,连续执政达71年的革命制度党一夜之间丧失了政权。

  再比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1959年以来的历次大选中连续获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其执政过程中以服务人民为归宿,有着以民为本、心系群众、关怀草根的执政信念。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规定,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以开展群众运动为己任。1925年10月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全面阐述和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对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认识和实践在深化、发展。 1956年至1957年间,毛泽东同志针对苏联个人崇拜等经验教训,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要执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和发扬党的根本宗旨与优良作风,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胡锦涛同志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首创精神”。 习近平同志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做到亲民为民爱民,回答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首先,要回答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只有视人民为父母,永远当人民的儿子,才能对群众捧出一颗真心,赢得一片民心。一名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民本思想、百姓本色、群众感情,是当不好官的,也难以为民执政。“泥脚书记”邓平寿常说:“我们是农村走出来的基层干部,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要忘本,都不要忘记老百姓。”纵观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本来身份,认为自己是脱离了泥巴的脱产干部或党政领导,做工作、办事情就开始脱离群众,对群众装模作样,哼哼哈哈,敷衍塞责,考虑问题注重个人得失,没有大局观念,没有群众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党员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党的背叛。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宗旨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服务观念淡薄,享乐思想严重;个别人一旦当了官,就官气、官腔、官架、官威十足,也就不像民了,把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官老爷,把当人民大众的“牛”变成了坐享其成的政客。薄熙来身处高位、手握重权,不思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反而特权思想严重,凌驾于宪法、法律和党章之上。薄熙来案再次警醒我们:一个人无论多么位高权重,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决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要树立当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要树立当官就是责任的思想,始终做到勤政为民;要树立当官就是奉献的思想,始终展示无私奉献的品格。

  其次,要回答解决好“ 依靠谁”的问题。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才能打天下、坐江山,才能实现“中国梦”。在依靠谁上,毛泽东有“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江泽民有“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群众是天,没有谁比人民群众最高;人民群众是地,没有谁比人民群众最雄厚。1949年5月,南京解放不久,毛主席与柳亚子先生同游颐和园,柳亚子感慨地说:“我们没想到胜利会这么快,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主席哈哈一笑,回答说:“没什么妙计,如果有的话,人民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妙计。”同期,蒋介石逃到台湾,曾问反共理论宣传骨干分子任卓宣:“你觉得我们为什么失去大陆?”任卓宣说:“理由很多,但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实行国父的‘民生主义’不够彻底。”所谓“民生主义”,指的就是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视人民群众为“主人”,在感情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在行动上视人民群众为靠山。只有依靠人民干事业,才无敌于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要回答解决好“ 为了谁”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宗旨所在,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执政的目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但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这一根本观点没有变。可是,对于这绝不能变的根本要求,有些党员干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理想信念模糊了、动摇了,甚至认为用不着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说什么党的宗旨可以变了、应该变了,于是,在工作中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个人和小圈子服务,从而脱离了群众,在思想、行动上越来越偏离党的性质和宗旨,其表现为:对群众感情不深、态度蛮横;想问题、干事情不把群众放在心上,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方法简单;自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骨子里瞧不起普通百姓,对他们的疾苦不闻不问、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也有个别党员干部一心争位子,拼命捞票子,投机占房子,极力弄车子,不忘玩女子。“人民的好村官”沈浩,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村主任6年,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坎上,“有困难,找沈浩”成为了村民的一种习惯

编辑:申湘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史
  • 旅游
  • 书记区长报道集
  • 基层
  • 新闻H5
  • 视听
  • 视界
  • 要闻
  • 鹤城手机报
  • 外媒关注
  • 理论学习
  • 榜样力量
  • 民生
  • 概况
  • 专题
  • 时政
  • 玩转·鹤城
  • 经济
  • 公示公告

阅读下一篇

返回鹤城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