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鹤城区分站5月8日讯(通讯员 夏云)鹤城地处湖南西南山区,沅水上游,区域面积722.8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120条,总长449千米,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5千米以上河流24条,10千米以上河流12条。近年来,鹤城区坚持高位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地,统筹实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库内外”联动同治,实现“河长治”常态长效,辖区流域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舞水河治理经验得到人民日报推介,2018年全区河长制工作综合绩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四大行动”还水清。一是饮用水源地治理行动。顺利通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省级验收,新建一级保护区护栏1.95公里,“两断三清”上游红岩硅业厂区、二级保护区各类违法企业42家、采石场6家,复垦复绿4万平方米。二是工业园区升级行动。搬迁舞水河沿线鸭嘴岩产业园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51家,调规阳塘产业园区为一类工业用地,严禁污染企业入驻。三是污染源管控行动。关停退养辖区溪河沿岸和周边区域畜禽养殖场306家;严禁沿线使用高污染农药,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飞防作业9000亩;城东片区及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顺利;投放鱼、虾、蟹苗600万尾(只),有效增加了溪河生物多样性。四是截污管网建设行动。全区建成溪河两岸截污管网40公里,太平溪 游截污管网实现全线贯通,消除黑臭水体12公里。
“四项整治”保河畅。一是整治“一砂”。整治辖区溪河流域内非法采砂点2处8段,拆解采砂船8艘。二是整治“两物”。成立水上保洁大队21支,聘请河道保洁员42人,打捞清理河面漂浮物1700余吨,无有害水生植物12吨。三是整治“三渔”。依法取缔网箱养鱼11户 4万平方米,报废拆解“三无”渔船29艘,打击处理非法扑鱼 72起,收缴扑鱼工具1600余套。四是整治“四乱”。扎实开展生活建筑垃圾乱倒、施工土石乱堆、船只乱停、污水乱排等“四乱”专项整治,清运辖区溪河两岸生活建筑垃圾60处8.5万立方米,规范施工作业35处,规范船只停靠376船次,排污口接入截污管网7个,整改达标排污口1个。
“四个坚持”增岸绿。一是坚持绿化提质。绿化提质辖区溪河沿线出城口8公里,河流两岸植绿复绿3000亩18万株,确保了生态不流失。二是坚持码头提标。投入2800万元,拆除非法码头3个,建成生态码头3个、便民码头6个,在建生态码头1个,2019年拟将启动建设3个。三是坚持人居环境提升。新建辖区溪河沿线垃圾中转站30个,全部实现“日清日运”,流域沿线山下村、凤坪村先后成功创建省市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山下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坨院溪九丰段治理成为全市样板工程。四是坚持封山育林。全区305公里溪河沿线共计封山育林28万亩。
“四类工程”添景美。一是堤防建设工程。建成交付溪河沿线堤防工程16.9公里。二是城中村改造工程。抢抓棚改政策机遇,完成辖区溪河沿线狮子岩村等城中村改造,正在实施沿线团结村、胜利村等村改造。三是溪河景区开发工程。深入挖掘舞水旅游资源,投资15亿元,开发建设“舞水风情·一河两岸”旅游项目,以完美社区、秀美村庄为主题,实施生态化景观三期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一期舞水灯光秀项目进展顺利。四是保障保洁工程。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左右用于辖区溪河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运转;全区155名“三级”河长APP定期巡河达6000余次,沿岸村庄社区至少安排2名以上保洁员,落实日常保洁。
近年来,鹤城通过落实河长制,厚植了生态优势、文明优势、发展优势;助推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增强了干群管河、治河、护河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我区将在舞水河、太平溪、革命溪、坨院溪区级河流整治的基础上,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重点治理岩堰溪、潭口溪、鸬鹚江、暴溪4条区级河流,同时对朱溪和其余区级河流开展河流整治、沿河绿化、河流保洁等日常工作,实现全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夏云
编辑:申湘华
本文为鹤城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