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新闻网讯)扎根乡村教坛,用33年的时光坚守心中那份教书育人的职责,用汗水诠释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今天让我们来讲述这位年过半百的乡村教师李先刚的动人故事。
今年51岁的李先刚,自1980年考取乡村教师以来,就一直坚守在鹤城区芦坪乡芦坪学校的三尺讲台上,这一守就是33个年头。期间,有人多次劝他离开这个偏远的乡村,到城里去教书,但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教师李先刚说自己也是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们这些本地的老师去教育他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留下,那外地的老师更不会知根知底的去教育他们,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们。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因为说话方言味浓,普通话教学成为困扰李先刚的一个难题。为了学好普通话,他坚持每天看新闻,一字一句地矫正自己的发音,只为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从教33年来,李先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于律己,时刻都以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标准来要求自己。近几年来,李先刚患上了重型胰腺炎和严重的骨质增生,医生建议他去住院,家人和学校领导也苦心劝他要多注意休养。可是,这两年李先刚老师只是在医院做了一个星期的牵引治疗后就心急火燎的赶回学校上课了,因为他的心里装着学生,离不开学生,离不开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当记者问到如果身体撑不住了,家里怎么办时,李先刚告诉我们他来不急去考虑这些,如果请假耽误一个小时,至少三四十个学生在那里耽误。
因为热爱,所以默默坚持。李先刚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排头兵,也是工作一线的前行者,他把全部的力量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他对教育的忠诚之心,对学生的爱护之心,对事业的无私奉献之心,是他扎根农村33年的原因。
(记 者 傅泽华)
编辑:申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