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主动意识,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发挥党建统领效应,让党建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竭动能”。
深嵌“凝心铸魂”,抓理论增强思想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首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夯实思想根基。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计划,全面落实和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年度重点任务,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首课、主课,作为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突出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集中培训,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结合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实际,要健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常态化落实机制,推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落地见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
舒展“四肢百脉”,抓根本聚焦作用发挥。突出主体作用发挥,在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创先争优方面聚力用劲,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问题。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入党程序和工作纪律,强化党员档案管理,着眼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力度。要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收进来、组织起来,增强党组织肌体活力,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更加畅通。要扎实推进党员教育体系建设,围绕党员教育内容、方法、载体、制度和基础保障,开发一批通俗易懂,好学管用、贴近生活的党员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形成基层党(工)委和党支部流出党员、流入党员管理责任清单。针对新兴领域党员思想活跃、人群分布广等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管理机制。
强健“筋骨血肉”,抓标准夯实基层基础。突出固本培元打基础,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在抓住关键抓牢重点上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完成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持续提升驻村帮扶实效,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稳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好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培育支持计划,持续巩固提升“消薄”成果。要切实建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大力培育和储备村级后备力量,通过导师帮带、培训赋能,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健全村干部动态补齐工作机制,以开展“头雁计划”能力提升活动为抓手,建强骨干队伍,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要充分激发队伍活力,探索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分类管理,不断优化基层考核机制,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发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
(一审 滕靖茹;二审 杨晓军;三审 彭银梅)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裴彦
编辑:小布丁
本文为鹤城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