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门口电动车堆得像‘小山’,走路都得侧着身,现在划了专属停车线,看着整整齐齐,出门心情都变好了!” 家住坨院街道军民社区的居民王女士笑着说,直观道出电动车规范管理带来的生活变化。
近日,为纵深推进一迎三创工作,坨院街道聚焦辖区电动车乱停乱放突出问题,联合城管、交警、社区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启动以电动车整治为核心的专项行动,以 “硬措施”破解乱停难题,用精准整治推动管理规范,为辖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焕新生活环境。
行动前,坨院街道组建由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专项队伍,以“电动车乱停高发区”为重点,对辖区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出入口、学校周边等区域开展 “拉网式”排查。通过实地记录、拍照存档,精准锁定电动车乱停集中点23处、违规充电隐患点11处、共享单车淤积点8处,为后续靶向整治、推动电动车规范管理提供清晰“坐标”。同时,在小区楼道、停车区、路口等关键位置,组织志愿者现场劝导电动车乱停行为,引导群众从“被动整改” 向“主动规范”转变,为整治促规范营造浓厚氛围。
对占用消防通道、人行横道、绿化带的电动车,优先开展劝导挪移,对拒不配合的依法拖移至临时存放点,累计规范停放电动车300余辆,拖移违规电动车80辆;同步在背街小巷、小区周边新增电动车停放区15处,推动停放秩序规范化。
交警部门在辖区主要路口设置专项检查点,重点查处电动车无牌无证、闯红灯、逆行、加装遮阳棚等违法行为,现场教育劝导驾驶人300余人次,依法处罚50余起,从安全意识提升到行为约束双向发力,从源头减少事故隐患,推动通行行为规范化。
针对电动车乱停衍生的共享单车淤积问题,街道积极和运营企业沟通,要求企业及时开展共享单车归位,清理废弃破损车辆40余辆,规范摆放600余辆,通过“电动车整治+关联乱象治理”,实现辖区交通秩序整体提升。
下一步坨院街道将聚焦“电动车长效管理”,重点盯防电动车乱停反弹现象,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电动车停放点规划、充电设施选址,推动“电动车管理” 从 “专项整治” 向 “常态长效规范”转变。
(一审 蒲淼;二审 杨晓军;三审 彭银梅)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邓清晓
编辑:蒲淼
本文为鹤城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