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统筹、传导压力、激发动力,不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全力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各地各部门要始终绷紧为基层减负这根弦,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在改革发展一线“轻松上阵”。要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落实取消事项、赋能措施,明确乡镇权责清单,推进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持续跟踪、监测、关注取消(优化)的村级组织承担工作事项,确保不摊派到村,做到真减实减,防止反弹回潮。要持续清理和规范违规借调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严防退人不退事、同一干部长期被借调、借调干部底数不清等问题,确保违规借调情况见底清零。
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重视基层党建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密码。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统筹抓好农村、城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基本制度,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做实“片组邻”三长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全力加强党建示范标杆引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着力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社区党建示范点,深化“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创建,加强标杆引领,巩固示范创建成果,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工作提质增效。
(一审 蒲淼;二审 杨晓军;三审 彭银梅)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郑春林
编辑:蒲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