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馆藏丨人民就是江山!这根竹竿为淮海战役伟大胜利添力

194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这一年深秋,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和广大翻身农民一样,正沉浸在解放区土改后第一个大丰收的喜悦里。听说村里要组织运粮队支援淮海前线,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农活,头一个报名参加。

唐和恩照片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唐和恩和乡亲们推着小车从家乡出发,冒风雪、忍饥寒,日夜运输粮食支援前线。运输时,他们想尽办法节省粮草,自己吃“三红”(红高粱、红胡萝卜、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给前线的子弟兵。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队员们把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粮车上,不让军粮浸水。为躲避敌机空袭,唐和恩组织队员想方设法隐蔽粮车,绕道时他带头下河破冰,不顾浑身潮湿冰冷,保证军粮按时送达。

出发时,唐和恩随身带着一根一米来长的小竹竿,累了撑着它休息,过河涉水时则用它探路。他还利用中途休息间隙,把走过的城镇乡村地名,用小刀刻到竹竿上。

唐和恩的竹竿

88个主要城镇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刻在竹竿上,记录着唐和恩与队员们跨越鲁苏皖三省、行程5000余里的支前征程。淮海战役中,像唐和恩这样组织起来的支前民工有543万,他们跟随大军,排除万难,为前线送去弹药粮草,将伤病员安全送至后方。据统计,每一名在前线为了人民解放拼杀的子弟兵身后,都有9名支前民工的坚强支持。

经过66天的鏖战,60余万人民解放军,面对装备、兵力占优的80余万国民党军,最终歼敌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陈毅元帅在回忆这场战役时,深情地说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唐和恩带领的运输队人人立功,被评为“华东支前模范队”,同时荣获“华东支前先锋”锦旗一面;而他自己也被评为特等功臣,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称号。

他的小竹竿现在保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谁曾想,这根在旧社会里被用来讨饭的竹竿,见证了无数唐和恩这样的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命运转折,见证了广大群众支援人民军队的义无反顾,见证了军民一心的伟大胜利。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张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史
  • 旅游
  • 书记区长报道集
  • 基层
  • 新闻H5
  • 视听
  • 视界
  • 要闻
  • 鹤城手机报
  • 外媒关注
  • 理论学习
  • 榜样力量
  • 民生
  • 概况
  • 专题
  • 时政
  • 玩转·鹤城
  • 经济
  • 公示公告

阅读下一篇

返回鹤城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