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65712.691.jpg

鹤城区城南街道池回村80后女大学生宋瑾,依靠大学期间积累的手工艺制作、电子商务知识,毕业后返乡创办“阿瑶手工坊”,带领乡亲通过手工制作在家门口就业,改善生活条件。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65730.787.jpg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65803.295.jpg

走进城南街道池回村阿瑶手工扶贫车间,几名工人正忙碌着编织、粘花...他们聚精会神,双手飞舞,宋瑾正在指导他们赶制着一批手工艺品。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65833.931.jpg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65845.654.jpg

从大学时期开始,宋瑾就对手工工艺品情有独钟。手工作坊里的商品展示架上,人偶、竹艺编织品、玩偶周边等艺术品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灵活精致。

2008年,宋瑾大学毕业后回乡,得知村里有很多妇女、大龄老人留守在家照看小孩,没有就业门路时。她决定在村里创办手工作坊,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也让那些没技术、有残疾、年龄大但又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70035.426.jpg

曾连子今年40岁,双腿残疾20余年,是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但因家庭住址离车间还有十余分钟车程,宋瑾考虑到其出行不便,便让她在家中进行制作,自己每隔一段时间上门去送配料和技术指导。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也让曾连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70138.080.jpg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70153.261.jpg

为发挥手工作坊的扶贫带动作用,阿瑶手工坊吸纳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余人在扶贫车间实现就业增收。目前,扶贫车间年均制作手工艺品万余件,产品按订单制作,主要在各电商平台销售,其中不乏诸多海外订单。

女大学生回乡创办手工“扶贫车间”  造福乡邻共同奔小康.mp4_20201126_170226.201.jpg

今年受疫情影响,扶贫车间的海外订单缩减了近三分之二,订单的减少让宋瑾压力倍增,但她并没因此气馁,依然积极对接各大市场联系订单。

在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同时,宋瑾也在慢慢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努力,不断了解民族文化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记者 李娜 肖鹏)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李娜 肖鹏

编辑:杨立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hhcq.cn/content/2020/11/25/863456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史
  • 旅游
  • 书记区长报道集
  • 基层
  • 新闻H5
  • 视听
  • 视界
  • 要闻
  • 鹤城手机报
  • 外媒关注
  • 理论学习
  • 榜样力量
  • 民生
  • 概况
  • 专题
  • 时政
  • 玩转·鹤城
  • 经济
  • 公示公告

阅读下一篇

返回鹤城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