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鹤城6月26日讯(记者 陈祖芳 通讯员 陈小琴)6月19日早上7时起,鹤城区贺家田乡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持续40多小时强降雨,一天最高降雨量达400多毫米,是鹤城降雨量最大的乡镇之一。由于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洪峰来势猛、受灾范围广,截至6月24日,全乡受灾1122户3124人,4206.5亩稻田受淹,1364亩稻田无法恢复,181户民房遭受严重水淹,31户民房毁损,进水民房家用电器全部报废,307亩香菇损失殆尽,2280亩蔬菜、经济作物严重受损,1246头黄羊和近10000余羽鸡、鸭、等家禽畜被水冲走,田坎、溪边等堤坝受损396处7190米,山塘坝堤受损6座,冲毁2处,山塘涵卧管受损7座,电排被淹2处,溪坝坝体受损19座,坝基受损2处,渠道受损10500米,被淹水井20处,冲毁水池6处,冲坏管道26800米,村组道路公路塌方104处,53.05公里道路受损,冲毁人行便桥26座,羊猪牛栏等毁损13处,冲毁鱼塘10处,损失稻谷存粮1万余斤,损失木炭47000斤,肥料、菜籽2000余斤。贺家田学校进水达1.5米,围墙倒塌2处27米,电教设备全部遭受水淹,经济损失30余万元,板栗坪村宏福水厂损失70余万元,全乡高压、低压电杆倒塌44根,境内无通讯信号、无网络、无电力。全乡因灾直接间接经济损失1.1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在洪灾面前,鹤城区贺家田乡基层党组织迅速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奋起抗洪救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与群众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哪里最危险,哪里灾情最重,共产党员就挺立在哪里,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以实际行动融入“党的群众路线”之中。
洪灾来袭,基层党组织成为抵御洪魔的中流砥柱
洪灾发生后,鹤城区贺家田乡各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市、区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学应对,紧急部署,党员干部组成抢险突击队、应急小分队,连夜奋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排查安全隐患,迅速打响了一场紧急大转移战役,迸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6月19日清晨,暴雨倾盆。早上7点半,鹤城区贺家田乡党委书记黄青春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迅速召集3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以最快速度奔赴灾情最重、最危险的老寨溪、板栗坪,屋家溪、潮泥溪、枫木潭村,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挨家挨户地将70多名群众全部解救出来。被救的85岁老人尹金莲激动地说:“不是乡党委书记及时赶来把我背出去,我的命都没了。党组织真是咱的坚强靠山啊!”19日晚7点,巡查到高桥村面临塌方的危险,乡长杨富量、乡人大主席等人便连夜组织100多名群众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连夜坚守一线。贺家田学校由于地势低洼,洪水迅速漫入,进水最深处达到1.5米,学校校长、教育党支部书记尹文有、党员教师尹承强等人,第一时间组织一楼学生及乡幼儿园学生安全转移至更高楼层,并安排专门老师进行看护,确保了学生安全。
由于雨势过大、山体滑坡严重,通往潮泥溪、枫木潭等村道路阻断,乡干部无法进入。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有序组织下,充分发挥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的作用,带头迅速组织群众安全转移。10点,高桥村村主任尹小平、村文书尹明前组织动员全组30多名村民转移,经过连夜奋战,全乡高桥村、屋家溪、潮泥溪、枫木潭村转移安置120多人,实现“零伤亡”目标。
20日-21日,板栗坪村支两干部在村支部书记唐召岩带领下,同乡民兵应急分队一道,不畏艰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抢通了贺家田到板栗坪贺家田到枫木潭村的道路。在养鸡场,他们在洪流中拉开“人链”组成钢铁城墙,肩背手扶地转移养鸡场5名受困的群众和部分蛋鸡,成为受灾群众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在抗洪一线,鹤城区贺家田乡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响亮地喊出“群众有难处,党员来帮助”的口号,在堤坝上、低洼地带和洪流中,哪里汛情、险情、灾情最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充分发挥了抗洪救灾的战斗堡垒作用。
危急关头,广大党员干部擎起一面面鲜红的党旗
危难时刻见精神,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危急关头,鹤城区贺家田乡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成为灾区群众眼中的顶梁柱、主心骨,成为狂风骤雨中迎风飘扬的一面面鲜红旗帜,用实际行动践行庄严的誓言。
在洪灾来临的关键时刻,鹤城区贺家田乡广大乡村干部挺身而出,坚守岗位,有的五六天坚持在抗灾救灾的一线,有的连续奋战几昼夜不休息,有的生病或轻伤不下火线,受到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乡党委书记黄青春和乡长杨富量在境内各行政村内连轴转,在长时间休息少、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乡党委书记黄青春脱水腹泻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乡长杨富量连续几天换不上干燥衣服,顶风冒雨排查险情,动员群众转移,声音嘶哑几近说不出话来。乡水利站长杨光平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24日,感冒发高烧的他到乡医院简单地挂完点滴后,又回到一线巡查水库和地质灾害点,认真统计灾情,始终带病坚守抗灾一线。由于吉怀高速公路5号段塌方,数万方的砂石堆积在屋家溪村尧龙坪组,形成一条2公里长的堰塞湖,积水达6米深,老寨溪村老寨溪组数十户村民因而受淹,屋家溪村主任余绍胜连续数天坚持在一线,积极同各级联系,化解排查险情,老寨溪村支部书记尹承松迅速深入受淹户群众家中,帮助转移财物,同时第一时间把应急米、水、油、棉被等发放到位。
舍小家,保大家,这是鹤城区贺家田乡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在灾难面前的自愿选择。枫木潭村支部书记丁立胜、村长丁忠金多次进入被洪水围困的村中,转移人员和物资。乡党委书记黄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抗洪救灾中,家住洪江市农村的父母亲和弟弟因房屋出现险情成了灾民,他却根本无暇顾及。潮泥溪村支部书记丁元和、村长孙叙贵坚守一线,组织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修复受损道路,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自家房屋被后山山体滑坡的土石压塌,妻儿老小的安危却根本顾不上。村民们说:“不顾小家顾大家,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打心眼里佩服!”
不等不靠,以昂扬斗志自救互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风狂雨骤,压不到战胜困难的决心;墙倒屋摧,抹不去人们对灾后重建的信心。重灾面前,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下,鹤城区贺家田乡灾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以昂扬的斗志,奋起自救互救,成为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主力军。
乡党委、政府在组织力量严密防范和排查次生灾害,维护灾区安定稳定的同时,成立了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领导小组,设立水利抢修组、公路畅通组、家园重建组、灾民安置组、安全维稳组、项目对接组、宣传报道组等7个专业工作队,深入一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灾后自救和重建家园。深入每位受灾农户家中走访,认真登记灾情信息,妥善安置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帮助筹措大米,将上级调拨的救灾物资送到每位受灾农户的家中。乡住村领导和干部全部驻在村里,与村党员干部一起,组织带领群众忙抢通道路、清除淤泥、扶正秧苗,修复水利设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老寨溪村党支部立即召开党员大会,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动作用,以党小组为单位,在全村迅速展开生产自救,提前过特别的“七一”党的生日。经过三天奋战,大部分村组道路抢通,自来水已修复,部分灌渠也能正常使用。贺家田村党支部书记李述早积极组织全村60岁以下党员连续数日义务抢修水利设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93岁生日。
乡司法所、供电所、卫生院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投入灾后生产重建。黄金坳供电所所长李传双从19日起不分昼夜,带着盒饭抢修各村电路,自家房屋受灾、财产损失却无暇顾及。23日,洪灾4天后,全乡大部分行政村都通上了电。乡卫生院组织各村村医分成8支灾后防疫小组,带着消杀药品和器械,对全乡各村和中小学、安置点开展消杀,并向灾民免费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扎实做好饮用水源清洁消毒工作。
在洪灾面前,鹤城区贺家田乡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就地转移安置群众,洪灾过后,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又齐心协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区、乡、村干部的积极努力下,全乡发放紧急救灾物资棉被200床,大米300袋,食用油150桶,蜡烛1500根,方便面160件,矿泉水140件,消毒液和消毒物品500余件。境内无人员伤亡,群众思想平稳,社会治安大局良好,灾后消毒和自救工作有序开展。全乡重建家园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更加美丽的新贺家田画卷也已展开……
编辑:申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