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纯,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中央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纯先后任第一届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江西省委副书记、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务。粉碎“四人帮”后,方志纯1977年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出任江西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1993年7月,方志纯在江西南昌逝世。
1928年1月2日,方志敏与堂弟方志纯等共产党人召开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党员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弋横暴动”。而后由于被国民党军联合地主武装共同进攻,暴动队伍受到严重损失。方志敏等率领保存下来的革命武装,转入磨盘山区,开展游击斗争。
一次,组织开会,内部出了告密者,敌人跟着告密者去向了开会地点,准备将方志敏等一举拿下。就在这危急时刻,方志敏的大伯、方志纯的父亲方高显得知情况后,抄山间近道为方志敏他们通风报信,让他们立即转移。但方高显由于年事已高,跟不上队伍,只好躲到村里后山的灌木丛里。
没过一会儿,敌军一伙人来了。赶到开会地点,一看,扑了个空。敌人气急败坏,只好按照惯例搜搜后山回去交差。
“咳咳,咳咳。”方高显因多年抽旱烟,有多痰、咳嗽的毛病。于是,正在后山搜查的敌人顺着声音,抓到了方高显,并将他关押在监狱里,威逼他劝方志敏和方志纯投降,方高显坚贞不屈,怒斥敌人。
1929年7月10日,方高显被敌人枪杀在弋阳县城北的河边上。敌人残害父亲的暴行传到方志纯耳中时,他十分悲痛,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
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纯出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厅厅长。上任后,他倡议开办烈士子弟学校,并亲任校长,经常给烈士子弟上课,给他们讲革命传统、讲社会主义建设、讲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培养了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的第一批地方干部。“给那么多烈士子弟上过课的他,却没有想过给自己的父亲发放烈士证。”方志纯儿子方荣欣说,“爷爷壮烈牺牲,父亲是名副其实的烈士子弟。可实际上,爷爷一直没有被追认为烈士。当时,父亲时任民政厅厅长,可他从没有想过利用自身职权,跳过程序给爷爷发放烈士证。”
直到方志纯80多岁时,方高显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江西省民政厅给方志纯送来了一本迟到半个多世纪的烈士证书。
方志纯晚年时,他的侄儿方克武出任江西省弋阳县民政局局长。当方克武询问他是否要把方高显的遗骨迁回老家湖塘村安葬时,他说:“牺牲了那么多烈士,你迁得完吗?”
直到今天,方高显低矮的坟包依然在他当年被捕的小山丘上,和其他烈士一起。那里,已是烈士陵园了。
(本文故事源自《铁骨忠魂——父辈的红军岁月》一书。原作者方荣欣,系方志纯的儿子;编辑整理:黎姿)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