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深刻的一次批评

郭永忠1906年出生于江西吉水,1934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戎马半生,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生前回忆多年的革命生涯时,老人最难忘却的是长征路上的经历。

由于国民党军对各苏区的长期“围剿”,红军的武器弹药非常匮乏。长征开始时,红一方面军武器装配率不及40%。因此,上级要求红军战士绝对要爱护武器。

郭永忠跟随红一方面军过雪山时,已经是班长了,配有一支步枪。

开头的路还算好走,但越往上走,雪越来越深,路越来越陡,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人人喘着粗气,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艰难地爬着。

风刮着雪花,往人的脸上扑来,从脖子钻进身体。饥寒交迫的郭永忠真想坐下来歇歇,可是不能!部队要求战士们再累也要坚持走,绝不能停下。因为当时红军战士们都是穿着单薄的衣衫,一旦停下来就有冻僵的危险。

渐渐地,郭永忠感到肩上扛着的枪越来越重,实在支撑不住了,只好把枪放下来,拄着慢慢爬。

被上级发现后,郭永忠挨了一顿狠狠的批评。上级批评他用珍贵的枪支当拐杖,不爱护武器,违反了红军的纪律。郭永忠感到很惭愧,在全班战士面前作了深刻的检讨。

“这就是红军铁的纪律。我一直记着这次批评。多年来,我一直用这个故事警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郭永忠生前回忆说,“红军之所以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就是因为红军有铁一般的纪律,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

“这个故事爷爷说过多次,可见这件事在爷爷的记忆中有多么深刻!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严格遵守纪律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郭永忠的孙子郭纪征说,“爷爷一生对党忠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最困难,他就主动要求到哪里去工作、去战斗,时时处处体现着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铁一般的纪律和坚定的组织观念。”

(本文故事源自《铁骨忠魂——父辈的红军岁月》一书中《永远忠诚的红军电台机务员郭永忠》一文。原作者郭纪征,系郭永忠的孙子;整理:黎姿)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张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史
  • 旅游
  • 书记区长报道集
  • 基层
  • 新闻H5
  • 视听
  • 视界
  • 要闻
  • 鹤城手机报
  • 外媒关注
  • 理论学习
  • 榜样力量
  • 民生
  • 概况
  • 专题
  • 时政
  • 玩转·鹤城
  • 经济
  • 公示公告

阅读下一篇

返回鹤城区新闻网首页